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蓖麻的种植

    信息发布者:eaaogdj
    2018-12-02 17:00:14   转载

    栽培技术编辑

    选地整地

    蓖麻的适应性很强,各种土质均可种植,可利用沟边路旁、房前屋后的空隙地零星种植;也可利用荒山荒坡成片种植。在成片种植时,在播种前4~6周翻地,使其土壤熟化,零星种植的也同样提前翻地,并挖成深、宽各35厘米的穴。由于蓖麻怕水渍,因此,若在低洼地种植,事先要把地改成台地,台厢间开好排水沟。在荒地种植蓖麻,把斜坡改成环山带状梯台,以保持水土不流失和便于管理、采收。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适宜开穴种植。

    种子选留

    在收获前选生长旺盛,分枝多,结果早,蒴果多的蓖麻植株。把结果最多、成熟最早的蒴果采下来,放在阳光下晾晒脱粒,晒干后,装入筐或袋里,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。用户最好到科研、生产单位选购优良杂交种。

    种子处理

    在播种前,用40~50℃温水把种子浸泡24小时后捞出,埋在湿润的沙子里,种子一般需要5~7天发芽,发芽后就可立即播种。如要迟播的,可用温水浸泡种子48小时,使硬壳变软,籽粒吸足水分,以加快种子发芽速度,经过浸泡后的种子可及时播种,也可进行催芽,待一部分种子露芽时,即可播种。

     精细播种

    蓖麻一般在“惊垫”至“立夏”播种。华南和西南的一些省区播种较早些,华东、华北的一些省区一般在4~5月份。西南一些省区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播种,华南热带地区冬天也可以播种。

    播种方法有直播和移栽两种。直播每窝2~3粒种子,子粒间距3~5厘米,盖士2~3厘米厚。移栽的要选背风向阳、水源较便利、土质较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,进行深翻施肥整平,做成畦宽1米的苗床,再进行播种、浇水、盖种。待苗出土长出3~4片真叶时,可带泥移栽。栽后要浇定根水。裁后每隔3~5天浇水一次,到成活为止。密度一般以1.7~2米见方栽植,亩栽植160株左右;宿根性蓖麻,可适当稍密一些,以亩栽植200~250株为宜。陡坡地、缓坡地种植也可适当稍密些。

    施肥方法

    因蓖麻的吸肥力强,前期需要氮肥多,开花后以施磷钾肥为主。因此,应多用堆厩肥或土杂肥等混合草木灰作基肥。施肥方法:大片种植的可实行开沟施肥,或在每窝内施两把堆肥盖好土再播种;零星种植的可穴施,播种后用草木灰拌细泥土盖窝。定苗时施稀薄人畜粪尿。若在开垦荒地种植,可在出苗后在蓖麻行间种上大豆、花生。

    管理措施

    间苗定苗、中耕除草培土:当苗高10厘米时进行间苗,拔除生长过密的细弱幼苗,并结合中耕除草一次。在苗高17~20厘米时即可定苗,每穴选留健壮苗一株。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。在荒山荒坡上种植的,定苗可推迟一些。在开花前可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。当苗高30厘米时,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壅蔸,固定根部,起到抗旱、抗风、抗倒的作用。

    打顶、摘心、整枝:当蓖麻长出7~8片真叶时,进行打顶(即把植株主茎的顶尖剪去),以后应根据菌麻的长势,可把各分枝长出的顶尖再剪一次,促进分枝,以增加产量。同时使植株矮化,便于采果。在植株长到55~60厘米时,进行整枝,把干枝、病虫枝剪去,以促进多抽新技和防病虫蔓延。整枝时要用剪子,动作要轻,不可用于掰,防止损伤蓖麻的茎皮、花穗。修枝后要及时追肥,天旱时要抓紧浇水抗旱。

    越冬管理:多年生蓖麻收获后,应抓好越冬保护工作。霜雪较大的地方,在霜降前用稻草将蓖麻杆子包扎起来,到来年开春后除去。对已被冻坏的枝杈或主茎,可在离地面35厘米处锯断,并将锯口用牛粪糊好,开春以后,主桩可重新发芽生长。冻害严重的地区,在降霜前锯去主茎,离地面留20~30厘米的桩,并将锯口糊上牛粪,再用泥土把蓖麻桩盖封起来,翌年春天或不降雪时,将泥土扒开即能发芽生长枝梢。

    病虫害防治

    蓖麻苗期主要的害虫是小地老虎,以夜间出土啃食咬断幼苗,因此可在清晨将被咬的幼苗根际周围处表土扒开捕杀,或用毒饵诱杀。蓖麻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白粉病。一旦发生,要及时清除病株,烧毁或深埋清除的病源物。可用25%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,每间隔7~10天喷一次,连续喷2~3次,或用1:12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。

    成熟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、叶枯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。主要害虫有棉铃虫、刺蛾和蓖麻夜蛾等。

    黑斑病

    蓖麻黑斑病是蓖麻上常见病害,危害严重,降低蓖麻产量和品质。主要危害叶片和果穗。严重时病斑融合致病叶枯死。果穗染病变黑腐烂。

    防治方法

    1.实行3年以上轮作。


    蓖麻花(3张)

    2.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,并用新高脂膜进行拌种处理,能有效隔离病毒感染,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,加强呼吸强度,提高种子发芽率。

    3.加强田间管理。适期播种,避开发病高峰期。科学施肥,增施有机肥,提高抗病力;在花蕾期、幼荚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,可强花强蒂,增强授粉质量,促进果实发育,提高优质商品率。合理灌溉,雨后及时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;收获后及时深翻,清除田间病残体,减少来年菌源。

    4.药剂防治。必要时可喷洒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防治。

    主要价值编辑

    药用价值

    性味

    叶:甘、辛,平。有小毒。

    根:淡、微辛,平。 [3] 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叶:消肿拔毒,止痒。治疮疡肿毒,鲜品捣烂外敷;治湿疹搔痒,煎水外洗;并可灭蛆、杀孑孓。

    根:祛风活血,止痛镇静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破伤风,癫痫,精神分裂症。 [3] 

    镇静解痉,祛风散瘀。治破伤风,癫痫,风湿疼痛,跌打瘀痛,瘰疬。

    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脱肛,散瘰疬,外敷疮毒。

    ②《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》:有镇静解痉作用。

    ③《福建中草药》:化结下气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根1~2两,水煎服。 [3] 

    附方

    ①治破伤风:红骨蓖麻根四两至半斤,蝉退五钱至一两,九里香一两至二两。水一千毫升煮至二百毫升,分三次口服,每天一剂。儿童剂量酌减。另椎管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五千至一万单位(儿童三千至六千单位),一般只注射一次,轻型病例可以不用。为控制抽搐可使用少量冬眠药物。(《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》)

   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,风瘫,四肢酸痛,癫痫:蓖麻根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    ③治风湿骨痛,跌打瘀痛:蓖麻干根三至四钱。与它药配伍,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    ④治瘰疬:白茎蓖麻根一两,冰糖-两,豆腐一块。开水炖服;渣捣烂敷患处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[4] 

    临床应用

    ①治疗癫痫

    取红蓖麻根(红茎红叶者)2两,鸡蛋1~2个,黑醋适量。先将鸡蛋破壳煮熟,再放入黑醋、蓖麻根水煎服。每日1剂,连服数日。据38例观察,半数病例获近期疗效。有的按方服药3日即停止发作。

    ②治疗新生儿破伤风

    用红蓖麻根每日1.5两,水煎至45毫升,3次分服;同时用穿心莲0.7毫升,每日2次,肌肉注射。较重病例加用破伤风抗毒素1~2万单位肌注。经治10例,8例治愈(体温正常,无抽搐,能吮奶),2例死亡。未见毒性反应及严重副作用,仅个别出现大便次数增多。

    此外,红蓖麻根制成注射液(每毫升含3~5克),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、脑炎等所致的烦躁不安或抽搐,对1~2岁患儿约每次肌注3毫升(止痉可用倍量),均有一定效果,亦未发现副作用。又可治疗慢性气管炎,取蓖麻根4两,切碎水煎。每日1剂,10天为一疗程。观察83例,控制23例,显效35例,好转25例。 [4] 

    毒性

    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,特别是前者,可引起中毒。4~7岁小儿服蓖麻子2~7粒可引起中毒、致死。成人20粒可致死。非洲产蓖麻子2粒可使成人致死,小儿仅需一粒,但也有报告服24粒后仍能恢复者。蓖麻毒蛋白可能是一种蛋白分解酶,7毫克即可使成人死亡。蓖麻子中毒后之症状有:头痛、胃肠炎、体温上升、白细胞增多、血象左移、无尿、黄疸、冷汗、频发痉挛、心血管虚脱:中毒症状之发生常有一较长的潜伏期。蓖麻毒蛋白引起大鼠急性中毒,主要产生肝及肾的伤害,碳水化物代谢紊乱,蓖麻中的凝集素可与血球起凝集作用。湖州农村将蓖麻子炒热吃未见中毒,可能由于加热使蓖麻毒蛋白破坏。 [5] 

    工业

    蓖麻种子可榨油,油粘度高,凝固点低,既耐严寒又耐高温,在-8~-10℃不冰冻,在500~600℃不凝固和变性,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。为化工、轻工、冶金、机电、纺织、印刷、染料等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。

    蓖麻种子含油量50%左右。蓖麻油为重要工业用油,可制表面活性剂 、脂肪酸甘油脂 、脂二醇、干性油 、癸二酸、聚合用的稳定剂和增塑剂、泡沫塑料及弹性橡胶等。并是高级润滑油原料。还可作药剂 ,有缓泻作用。饼粉中富含氮、磷、钾,为良好的有机肥,经高温脱毒后可作饲料。茎皮富含纤维,为造纸和人造棉原料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